顾贞观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故事:不做伪证

惊世友情

  清顺治十五年(1658),其好友吴兆骞因科场舞弊案被株连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顾贞观好友吴兆骞被遣送到黑龙江戍边时,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怨痛,立下“必归季子”的誓言。但这个案件是顺治皇帝所亲定,康熙皇帝并无昭雪之意,当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一信时,才知吴在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时顾贞观在北京,作《金缕曲》词两首赠之,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


  顾贞观读信后,凄伤流泪,深知身居绝塞的好友再经不起风霜雨雪的摧残,救友生还已到刻不容缓之时了。顾贞观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请求纳兰性德在明珠面前为吴说情。当他了解到朝廷中有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如苏州的宋德宜,昆山的徐乾学等,过去与吴都有过交往,因而连日奔走于这些权贵之门,希望他们顾念旧情,能为营救吴兆骞助一臂之力,谁知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这些已飞黄腾达的士林隽秀根本不愿为人解难,顾贞观一筹莫展,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金缕曲》二首,作为给吴兆骞的复信,其中第一首写道: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维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此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 二阕《金缕曲》,对患难之友、“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 后吴兆骞被释归来,到明珠府上拜谢,在一间屋内自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方知顾贞观为他的生还竭尽了心力。


  康熙十五年,大学士明珠慕顾贞观的才名,聘其为子纳兰性德授课。纳兰性德亦为清初著名词人,二人遂成忘年交。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网罗汉族士大夫。著名文人学者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等人都被荐至京,会试中式任翰林院检讨等职。顾贞观、纳兰性德与他们经常聚会,吟咏唱和,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顾贞观在京期间,还为纳兰性德编订了《饮水词》集。


  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这些人中尤其和容若交厚的是顾贞观。他仿佛是一面镜子,是容若对于友情的全部映照,折出这个人生命中的另一半热情。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与严绳孙同为无锡才子,生性狷介,为人有侠气。他与吴汉槎是至交好友,吴汉槎落难后,他百般设法营救,纳兰为人称道的营救吴汉槎一事就是在他的极力斡旋下完成的。


  顾贞观本身也是明代东林党人之后,文名卓著,著有《积书岩集》和《弹指词》。有才识,但时运不济,一生沉沦下僚。康熙十五年(1676年)应明珠之聘,为纳兰家西宾,容若与他一见如故,并引为挚友。


  容若初见他即在《侧帽投壶图》上题了一首《金缕曲》,当中有“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之语,这样热烈的表达,全情投入,对情感内敛的容若来说是极为少见的。阅遍《饮水词》,纳兰与他的交酬之作举不胜举,而内心对于顾贞观 的信任和依赖然已不仅仅是朋友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顾贞观这个局外人都知道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故事:剖疑护太子

生平

  明崇祯十年(1637)顾贞观出生于无锡。曾祖顾宪成,是晚明东林学派的领袖;祖父顾与渟,四川夔州知府;父亲顾枢,才高博学,为东林学派另一领袖高攀龙的门生。母亲王夫人也是生长于诗书之家。贞观禀性聪颖,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长兄景文、次兄廷文、姊贞立、弟衡之,都具才名。少年时代,贞观即参加了由吴江名士吴兆骞兄弟主盟的“慎交社”。该社中他年纪最小,却“飞觞赋诗,才气横溢”,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结为生死之交。顺治十一年(1654)又与同乡数人结“云门社”于家乡无锡惠山,此社会聚了姜宸英、汪琬、汤斌等江南诸多名士。


  大约在顺治末年,贞观辞亲远游,到达京师,康熙元年(1662)以“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书龚鼎孳和大学士魏裔介。清康熙三年(1664),顾贞观任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五年(1666)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在国史院任典籍期间,曾修订其曾祖顾宪成的年谱《顾端文公年谱》,又为其父编定文集《庸庵公日钞》。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归里,自称“第一飘零词客”。


  康熙十五年(1676)经国子监祭酒徐元文推荐,入内阁大学士明珠府中住塾师,与权相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相识,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清稗类钞》作者徐珂说:“容若风雅好友,座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舍人贞观尤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不谈则日夕。”二人曾合力营救以“丁酉科场案”而蒙冤被遗戍宁古塔的好友吴兆骞,轰动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年(1681),顾贞观回无锡为母丁忧期间,曾帮助修订《庐州郡志》。又按惠山听松庵竹茶炉旧制,仿造了一只竹茶炉,不少名士题词赋诗以记其事,后由纳兰性德汇成《竹炉新咏》。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骞、性德先后病故,令贞观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


  康熙五十三年(1714),贞观卒于故里。临终前将平生之诗选出四十首,授门人杜诏谋刻问梓。自称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虽丰而存诗不多。

故事:姚崇算计张说

文学成就

  贞观、性德作词主张“舒写性灵”,其词极情之至、质朴自然、雄于学养而又能创新出变,秦赓彤在《弹指词·序》中说:“先司寇题语有云:本朝词家,以弹指为最。窃展卷诵之,惊为自古词家所未有,盖唐宋以来词格,凡几变矣,先生之词,穷其变而会通,而极其至。神明变化,开前人未开之境,洵乎为一代之词宗,而叹先司寇公评骘之当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曾论顾贞观曰:“顾华峰词全以情胜,是高人一著处”。顾贞观词,以〔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两首最佳,以词代书信,纯用白描,缠绵恳切,感人极深。纳兰性德读后叹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词后自注陈廷焯评他的〔贺新郎〕两阕说:“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宛转反复,两人心迹,一一如见”(《白雨斋词话》)。


  其余作品,亦幽艳圆朗,以情韵胜。如〔眼儿媚〕《手卷湘帘雨初收》、〔金缕曲〕《秋暮登雨花台》、〔百字令〕《荆溪雨泊》,用史梅溪韵留别陈其年、史蝶庵诸同学、〔石州慢〕《御河为漕艘所阻》等首皆是杜诏为他的词作序,把他和陈维崧、朱彝尊等相提并论,可见其受人推重。


  著有《纑塘集》、《弹指词》,编有《唐五代词删》、《宋词删》,又有与纳兰性德合编《今(一作近)词初集》。其中《弹指词》声传海外,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曾续成其曾祖父所编著的《顾端文年谱》(端文是顾宪成的谥号),文字简赅。

性格特点

生平

主要成就

复出

故事:绀珠之助

介绍

作者《顾贞观》的诗文
赏析

水龙吟 客粤将归,留别李镜月、梁珠五诸同学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凭高有客沾襟,苍茫胜迹空延伫。榕阴不断,鹧鸪飞上,越王台树。

香浦鱼沉,珠江雁杳,花田无主。算由来闲气,英雄粉黛,一般到,销魂处。

唤起柔情侠骨。定相怜,客愁孤注。韶光正好,为谁掷向,蛮烟蜑雨。

双髻扶头,十眉连手,欲留难住。任千金散尽,只携宝剑,陆生归去。

赏析

虞美人 泛舟鸳鸯湖,泊香海庵,戏咏叶子,题金校书文璧扇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碧桃花坞逢天女。惊散花如雨。比肩刚配小鸳鸯。留得双飞趣在、尽商量。

明明佛顶珠光漾。鉴彻团圆相。郎行稳夺锦标来。好趁回龙堤畔、顺风回。

赏析

江神子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柔乡无计得徘徊。首重回。眼重回。愿逐飞花,和梦绕妆台。

呵手为卿添翠黛,愁一蹙,暂时开。

狂踪频问只佯推。莫相猜。试相猜。验取心香,烧透不成灭。

莲叶裁帆丝系祚,风便也,藕船来。

赏析

醉花阴 重九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归雁一声相识旧。嫩橘和霜剖。风景入秋悲。恻恻新寒,况是秋深后。

知道明年还健否。且醉黄花酒。休说不须开。倘为看花,忆着离人瘦。

赏析

渔家傲 浒溪桃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曲水平桥通宛转。船头响细春潮浅。小泊村扉争吠犬。

人不见。落红如织渔罾眼。

橘刺藤梢随径剪。游丝醉拂东风软。薄暮酒旗青一展。

衫袖卷。数钱曾识当垆面。

赏析

金菊对芙蓉 至夜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

双鱼昨寄平安。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赏析

水龙吟 王户曹人岳问余何日北行,书此以答,并简院中诸僚友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故园长忆泾皋。薄田二顷依东郭。也知世上,功名只似,空中楼阁。

人说仙郎,紫薇起草,红莲参幕。奈狂奴故态,不禁搔首,悔珠树,从栖鹤。

驹隙年华飞度。趁归来,拂衣非错。摊书一枕,梦回呼我,酒醒疑昨。

何事频催,天街晓辔,禁城寒柝。问诸公衮衮,鞭丝帽影,让谁先觉。

赏析

解佩令 小姑山水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江涛似雪。江花似绣。拜娉婷、众山回首。一点烟鬟,被日夜、西风吹瘦。

屹冰霜,大姑相守。

鼓残瑶瑟。沥残芳酎。趁潮平、密祈神佑。应笑疏狂,向水国、漫寻红豆。

梦吴城,小龙女否。

赏析

荷叶杯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玉骨为谁消瘦。知否,端的小儿郎。泥人肠断损容光,点鬓怕吴霜。

曾是得他怜惜。何夕。别语更依依。浅红愁结翠娥低,争忍不思惟。

拼音 赏析 注释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 2023 中文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