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宋代〕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宋代〕
点绛唇·高峡流云
王国维 〔近现代〕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牛峤 〔唐代〕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
温庭筠 〔唐代〕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辛弃疾 〔宋代〕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五代〕
汉宫春(郑贺守席上怀旧)
刘镇 〔宋代〕
浣溪沙
陈允平 〔宋代〕
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