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薄暮中峰里,遥闻仙梵音。独寻钟磬远,渐至薜萝深。
月色虚禅室,泉声到客簪。谁知慧灯影,于此照尘心。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病中诗十五首 就暖偶酌戏诸诗酒旧侣
白居易 〔唐代〕
低屏软褥卧藤床,舁向前轩就日阳。一足任他为外物,三杯自要沃中肠。
头风若见诗应愈,齿折仍誇笑不妨。细酌徐吟犹得在,旧游未必便相忘。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
寺人披见文公
左丘明 〔先秦〕
丽人赋
沈约 〔南北朝〕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汤显祖 〔明代〕
大德歌·秋
关汉卿 〔元代〕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宋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冯延巳 〔五代〕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顾夐 〔五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