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明代〕
五岭山头月半湾,照人今古去来还。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依稀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风流倜傥,爱好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的戚继光,被罢免回乡。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
好事近·和泪唱阳关
辛弃疾 〔宋代〕
【双调】得胜乐
白朴 〔元代〕
春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夏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秋玉露冷,蛩吟砌。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陶元亮醉在东篱。冬密布云,初交腊。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胆瓶内温水浸梅花。又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燕山亭·幽梦初回
张鎡 〔宋代〕
南乡子·路入南中
欧阳炯 〔五代〕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 〔明代〕
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牛峤 〔唐代〕
谒金门·春漏促
韦庄 〔唐代〕
长相思·南高峰
袁正真 〔宋代〕
满路花·冬
张淑芳 〔宋代〕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