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拨捩迟。歌挑舞又催。半折红衫遮柱,柱初移。慢揳银彄弦急,恐难支。
不念中宵起,上弦时。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李白 〔唐代〕
日出东南隅行
哭微之
白居易 〔唐代〕
【正宫】塞鸿秋_湖上即事断
张可久 〔元代〕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韦庄 〔唐代〕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薛昭蕴 〔唐代〕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顾太清 〔清代〕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周邦彦 〔宋代〕
浣溪沙(呈潮阳使君宋台簿敦书)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月夜独坐赏岩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