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白居易 〔唐代〕
冬至宿杨梅馆
普天乐·翠荷残
滕宾 〔元代〕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元好问 〔金朝〕
【越调】小桃红 琼龙灯
汤舜民 〔元代〕
人月圆·吴门怀古
张可久 〔元代〕
落梅风·因他害
马致远 〔元代〕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张元干 〔宋代〕
虞美人·春愁
陈亮 〔宋代〕
苏武慢·寒夜闻角
况周颐 〔清代〕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