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人生如浮云,散在天一涯。天涯又飘泊,浩荡成离披。
风吹一朝合,聚会岂有期。闲云不出山,奇鱼不离溪。
行矣归毋迟,春山多紫芝。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寺人披见文公
左丘明 〔先秦〕
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商调】知秋令 秋夜
汤舜民 〔元代〕
【越调】凭阑人_众远楼上画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元代〕
水仙子·搅柔肠离恨病相兼
乔吉 〔元代〕
浣溪沙
赵令畤 〔宋代〕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 〔五代〕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 〔唐代〕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