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唐代〕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
白居易 〔唐代〕
续古诗十首 其四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双调】寿阳曲 题墨梅
汤舜民 〔元代〕
【中吕】满庭芳 赠歌者
徐再思 〔元代〕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陈克 〔宋代〕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王夫之 〔明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