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夜泊牛口
苏轼 〔宋代〕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和凝 〔五代〕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王国维 〔近现代〕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程垓 〔宋代〕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宋代〕
浣溪沙·翠阜红匪夹
朱孝臧 〔清代〕
翠阜红匪夹岸迎,阻风滋味暂时生。水窗官烛泪纵横。禅悦新耽如有会,酒悲突起总无名。长川孤月向谁明。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