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折桂令·自述
元吉 〔金朝〕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 〔元代〕
红绣鞋·晚秋
李致远 〔元代〕
【中吕】迎仙客_感旧鹦鹉洲
张可久 〔元代〕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宋代〕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秦观 〔宋代〕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明代〕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孙光宪 〔五代〕
鹊桥仙·月胧星淡
谢薖 〔宋代〕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