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崔侍御

李白 李白〔唐代〕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注释
崔侍御:即崔成甫,长安人,开元中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转冯翊县尉、陕县尉,后摄监察御史,天宝五年(746),为李林甫所排挤,贬黜湘阴,乾元元年卒(见郁贤皓《李白丛考》)。
宛溪:在安徽宣城。
去国:指离开长安。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一雁飞南海: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嘉靖《宁国府志》:”城东八里曰土山……由土山北流者为双溪。“此句有思念朝廷之意。
高人:指崔成甫。陈蕃:指宇文太守。陈蕃榻:《后汉书·徐穉传》:“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这句是说宇文太守屡次宴请崔成甫。据郁贤皓《李白丛考》说:“这位宇文太守经常清崔成甫陪同登高赋涛,当是崔成甫遭遇的同情者。”
谢脁楼:在宜城县陵阳山上,为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敬亭:指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又名昭亭山。李白有五绝《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资料:

1、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24-525页
2、姜光斗.新编唐人律诗三百首.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92-94页
3、林东海.黄河之水天上来.郑州市: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229-230页

鉴赏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秋夜是凄寒的,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离别是令人伤感的,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目睹满地白霜,耳聆哀猿啼叫,则尤为伤感。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内心的矛盾、痛苦。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因是孤雁“南”飞,故有“独怜”之叹;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转生“却羡"双溪“北”流之感。这里,诗人通过一“南”一“北”,一“怜”一“羡”,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却只得南行;渴望北归,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同时,以“过客”回应篇首“不系舟”,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这首诗格调略显低沉,和诗人的特定遭遇和心情有关。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情思哀婉,而又含有清新、劲直之气,极耐人咀嚼品味。中间两联对仗严整,而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结语处以形象化的比喻,境界清空、淡远,有不尽之思。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尚永亮.李白诗歌鉴赏.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89-190页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赏析

相和歌辞 胡无人行

李白李白 〔唐代〕

严风吹霜海草彫,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令·半堤花雨

褚生褚生 〔宋代〕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湘舟有作

文廷式文廷式 〔近现代〕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赏析 注释 译文

卖花声·立春

黄景仁黄景仁 〔清代〕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楼窗今夜且休关。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点火樱桃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重九

苏轼苏轼 〔宋代〕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赏析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王质王质 〔唐代〕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笋。江寒碧,沙如粉。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赏析

千秋岁(寿圆北山六十)

彭子翔彭子翔 〔宋代〕

重阳来未。谁领黄花意。斟玉醑,歌金缕。云山笼瑞彩,风月熔清气。北山顶,寿星一点光无际。
六十今朝是。甲子从头起。堂堂去,千千岁。是非华表鹤,深浅蓬莱水。翁不管,年年先共黄花醉。
赏析

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绰约冰姿无语。高步广寒深处。香露浥檀心,拟到素娥云路。仙去。仙去。莫学朝云暮雨。
赏析

壶中天慢

张抡张抡 〔宋代〕

洞天深处赏娇红,轻玉高张云幕。国艳天香相竞秀,琼苑风光如昨。露洗妖妍,风传馥郁,云雨巫山约。春浓如酒,五云台榭楼阁。
圣代道洽功成,一尘不动,四境无鸣柝。屡有丰年天助顺,基业增隆山岳。两世明君,千秋万岁,永享升平乐。东皇呈瑞,更无一片花落。
© 2023 中文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